大家好,我是海瑞航天的武鹏,欢迎大家来到海瑞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MIL-PRF-38535这门课程。
要说芯片的质量等级在很多的美军标的体系中都有说明。我们这次课程中主要介绍的《集成电路制造规范》MIL-PRF-38535中就有、M级、N级、Q级、V级、Y级、B级、S级和T级。在《混合集成电路通用规范》中定义的质量等级就成为了:K级、H级、G级、E级和D级。而在《集成电路测试标准》MIL-STD-883中,又对元器件划分为:B级和S级。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等级划分,实际上是有一个枢纽存在的。要想了解这么多零零总总的等级划分,就要重新拾起那本已经废止的《集成电路总规范》MIL-M-38510,让我们从它说起。
前文我们提到《集成电路总规范》MIL-M-38510起始于1969年,废止于1994年1月。实际其还有一个隐性的属性:它是《集成电路测试标准》MIL-STD-883发布之后第二年发布的一份用于指导供应商现场生产的标准。也就是说它和883标准有“配套”的意思,一个是关注产品到货的检验,一个是关注于产品生产过程和出货前测试,一前一后,牢牢地把集成电路的质量锁死,因此它们之间所涉及的质量等级是相配的。
实际上在初版的《集成电路总规范》中也是仅有B级和S级的,但随着集成电路的小型化、微型化,封装工艺的演进导致多晶片或“晶片+元件”封装的模式逐渐形成趋势,而这类元器件即有单芯片集成电路的特定,又有别于它,增加了很多制程工艺和检验环节。因此在集成电路总规范中把这部分另立为混合集成电路,单开辟一部分表述其功能性能要求。因此在MIL-M-38510中就形成了单片集成电路,混合集成电路各自分为B级(普级)和S级(高级)的结构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继续演化,又出现了很多分支,在一份《集成电路总规范》中很难承载,且容易导致内容冗余,不便于指导某类集成电路的生产管理工作,因此就在1994年把集成电路总规范废止,以MIL-PRF-38535作为集成电路(和单片集成电路)标准的代表;以MIL-PRF-38534为混合集成电路的代表,分别指导两类集成电路供应商的生产。
又由于集成电路的使用客户有追溯的要求,不能马上把之前的级别作废,加之考虑单片和混合的集成电路确实检验项目有差异(最典型的就是可以参看MIL-STD-883中的2010内部目检和2017混合电路内部目检中的检验项目)因此单片集成电路的普级就用Q级代替了B级,用V级代替了S级(B级和S级仍沿用,但于1994年美军方就不再以此命名该类集成电路了)。而混合集成电路的普级使用H级代替了B级,用K级代替了S级。由于混合集成电路的发展更加剧烈,原标准中的B、S已不太适用,因此在MIL-PRF-38534就没有再以B、S来命名集成电路了。
基于以上构架,单片集成电路又在不同的用例环境下衍生出以军用为主的M级;关注辐照的T级,和以陶瓷封装的Y级和以塑料封装的N级。混合集成电路同样也衍生出以低于标准级(H级)的工业级(G级)和民用级(D级)。下图是美军标集成电路的质量等级演化图,大家可以参照以上说明进行自行阅读。
图1:美军标集成电路质量等级演化图
感谢您收听海瑞课堂。海瑞航天致力于高可靠方面的研究,如果您想获得更多、更深入的资讯,您可以联系我们的邮箱 peng.wu@hirel.cn。您还可以从我们以往文章中寻找相关的信息。我是海瑞航天的武鹏,期待下期相见。
北京海淀区唐家岭弘祥1989科技产业园,
2号楼2212室
Copyright ©www.hirel.cn 无锡海瑞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